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标志着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真正开始。乳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代表委员围绕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两会”乳业都有哪些新想法、新期待,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将带来哪些建议与举措?搜狐消费结合乳企官网消息及公开报道,整理乳业的“两会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近日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多项建议,旨在推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乳业研发一线的专家,史玉东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建议涵盖了从行业顽疾的解决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以及具体的市场推广策略。
史玉东指出,中国乳制品行业面临的主体问题包括品类多元化不足、供需均衡性矛盾和产业链韧性不足。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乳制品消费品类较为单一,综合利用率低,配方乳粉关键功能基料问题依然严重。
为此,他建议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基础性和原创性研发,通过科技赋能和转型,解决关键原料保障及安全问题,实现核心原料的国产化及产业价值增值。
在具体措施上,史玉东建议做大做精乳制品深加工产业,拓宽乳业新赛道,加速研发成果应用落地,并通过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做强液态奶基本盘。他强调,乳制品深加工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因此就需要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史玉东还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出发,提出了激活国内乳制品消费潜力的建议。他认为,应从供给侧加大基础科研和产品创新力度,丰富产品矩阵和价值链条,通过创新撬动消费者新需求;从需求侧加大科普宣传和政策引导,推动乳制品消费健康可持续发展。他特别提到,通过公益宣传和政策引导,鼓励消费者从喝奶到吃奶酪的习惯培养,增加乳制品消费量。
针对当前奶业面临的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问题,史玉东建议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助力牧场稳健发展;通过试点开展奶粉收储,有效解决周期性过剩矛盾;进一步助力企业拓展更多消费市场,如通过渠道拓展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打通大包粉等乳制品出口渠道,全面扩制品消费能力。
史玉东表示,奶粉收储的具体举措可以借鉴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试点开展奶粉收储工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储机制,有效解决奶业周期性供需矛盾,保障奶业市场平稳运行。他建议采取国家委托、企业承储、按需调用、适当补助的运行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委托合乎条件的大型乳企建立库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